基本描述:李敖的这部《胡适评传》是以胡适为主角之一的时代的评传。其目的不仅是“画”胡适之的“像”,并且还要画这个时代的像,要画出这个时代里的大舞台、画出它的喜剧和悲剧、画出剧里的主角和配角、画出它的场地的布景、画出布景后面的众生相,也画出戏台前面的千万只眼睛。
详细描述
胡适评传 李敖
基本信息
·出版社:中国友谊出版公司
·页码:261 pages
·ISBN:750571550X
·条码:9787505715509
·版次:2000-4-1
·装帧:平装
·开本:32开
图书名称:胡适评传
作者:李敖
市场价: 16 元
作者简介
李敖,1935年出生于哈尔滨,14岁随父母到台湾。著名作家、评论家和历史学家,是海内外文坛有影响的人物之一。他学贯中西,著述丰富多彩,作品独树一帜,豪放兼婉约,风趣而幽默,嬉笑怒骂皆成文章。爱打官司,口诛笔伐,告人无数。对收藏古字画也有兴趣。一共有九十六本书被禁,创下了历史记录。李敖善骂,经他抨击骂过的形形色色的人超过3000余人,在古今中外“骂史”上,大概无人能望其项背!李敖居住台湾50年,至今未曾离开台湾一步。在蒋介石和蒋经国父子掌政的年代,他因发表抨击当政者言论而在1970年入狱五年八,无论是他的敌人还是朋友都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位奇人!
内容简介
李敖的这部《胡适评传》是以胡适为主角之一的时代的评传。其目的不仅是“画”胡适之的“像”,并且还要画这个时代的像,要画出这个时代里的大舞台、画出它的喜剧和悲剧、画出剧里的主角和配角、画出它的场地的布景、画出布景后面的众生相,也画出戏台前面的千万只眼睛。
英国的大政治家克伦威尔曾骂给他画像的人说:“画我须是我。”这句话,可以给任何想给别人“画像”的人作为警戒。胡适之不是轻易被了解的人,所以他也不容易被论断,没有受过严格的方法训练和史学训练的人,没有学会呼吸新时代空气的人,是没办法给他“画像”的。而李敖自称只有他才能写作真正的胡适之。李敖的这部《胡适评传》也正是李氏风格的代表作。该书从正文来看,它可能是文学的,从脚注来看,它可能是历史的;从夹缝来看,它可能是无孔不入,惊世骇俗的。 因此很可能许多人看了这部评传都会感到惊讶骇异,正如李敖自己所说他的这部评传:君子既不喜欢它,小人也不喜欢它,只有跟李敖一个调调儿的,才会喜欢它。
媒体推荐
书评
关于《胡适评传》
一九五七年的三月一日,我在《自由中国》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六千多字的文章——《从读<胡适文存>说起》(现收入《胡适研究》,改题《关于<胡适文存>》)。文章发表后一年一个月,胡适从美国回来,约我到钱思亮的家里,跟我说:“呵!李先生,连我自己都忘记了、丢光了的著作,你居然都能找得到!你简直比我胡适之还了解胡适之!”
那时我已有给他写本传记的意思,但是我一直没跟他提起。我只提到几部批评他的书,像李季的《胡适<中国哲学史大纲>批判》、叶青(任卓宣)的《胡适批判》、谭天的《胡适与郭沫若》等。对谭天的《胡适与郭沫若》,他根本不知道有这本书;对叶青的《胡适批判》,他回忆说:“二十多年前叶青写完了这部书,寄了一套给我,要我答复,我本来写好了一一封信答他,后来一想:叶青在书里说我不必盖棺,论就定了,在他眼中,我已是死掉的人了,死人还能说些什么呢?所以我一直没有理他。”
如今,七年过去了,胡适之从生龙活虎转人墓草久宿,从声容笑貌变成一棺孤骨。但是,每当我在南港的高压电线底下,走上了胡适的坟头,我都仿佛听到一种熟悉的声音在向我感叹:——“我已是死掉的人了,死人还能说些什么呢?”
于是,我又捡起七八年前的心愿,想给胡适写部传。不过这回不再是一本了,我决定给他写一部十本的大传记,我要用这一百二三十万字的大传记,让“死掉的人"重新“活过来”,让他重新“说些什么”,也让我们“说些什么”。
我所以发愤由我来写这部传记,另外一个主要的原因是看到别人迟迟不肯动手,或做得实在令人不满意。在胡适生前,我读过胡不归的《胡适之先生传》;在胡适死后,我看过毛子水的《胡适传》。这些简陋的传记都出于胡适的学生之手,基本的姿态都是维护他的,或是只有颂扬没有批评的,同时在史料处理方面又过于粗疏,难免有很多错误。
十多年来,我遍读有关胡适的一切著作,深觉不过是两类而已:一类是近于酷评的(dia tnbe);一类是过度颂扬的(eulogy)。两类共有的毛病,是不能用严格的方法训练去接触史料、解释史料。于是,旌旗开处,胡适一出场,喊打与叫好之声此起彼落,胡适一方面被骂得天诛地灭,一方面又被捧得缩地戡天。结果呢,双方的感情因素是满足了,可惜被搬弄的却不是真正的胡适之!
英国的大政治家克伦威尔曾骂给他画像的人说:“画我须是我。”(paint me as Iam.)这句话,可以给任何想给别人“画像”的人作为警戒。胡适之不是轻易被了解的人,所以他也不
容易被论断,没有受过严格的方法训练和史学训练的人,没有学会呼吸新时代空气的人,是没有办法给他“画像”的。
作为一个对方法训练和史学训练稍有所知的人、作为一个对新时代空气稍曾呼吸的人,我现在自告奋勇地来做这件大工作。我的目的不仅是“画”胡适之的“像”,并且还要画这个时代的像,我要画出这个时代里的大舞台、画出它的喜剧和悲剧、画出剧里的主角和配角、画出它的场地的布景、画出布景后面的众生相,也画出戏台前面的千万只眼睛。
所以,可以这么说,这部《胡适评传》,不该单是胡适之个人的评传,它是时代的评传,它是以胡适为主角之一的时代的评传。
……
编辑推荐
李敖的这部《胡适评传》是以胡适为主角之一的时代的评传。其目的不仅是“画”胡适之的“像”,并且还要画这个时代的像,要画出这个时代里的大舞台、画出它的喜剧和悲剧、画出剧里的主角和配角、画出它的场地的布景、画出布景后面的众生相,也画出戏台前面的千万只眼睛。
图书目录
关于《胡适评传》
楔子
可怜的县太爷(一八四一—一八九五)
可怜的小寡妇(一八七三—一九一八)
半个台湾人(一八九一—一八九五)
——胡适也是“阿海”吗?
被拧肉的时代(一八九五—一九○四)
“努力做徽骆驼”(一九○四)
“侬跟我来”(一九○四—一九○六)
《竞业旬报》(一九○六—一九○八)
少年诗人(一九○七—一九○九)
“无忘城下盟”(一九○八—一九○九)
从逛窑子到上北京(一九○九—一九一○)
书摘
书摘
18.《先母行述》曾记胡适如何登记“一块豆腐”:
先母自奉极菲薄,而待人接物必求丰厚;待诸孙皆如所自生,衣履饮食无不一致。是时一家日用皆仰给于汉口上海两处商业,次兄觉往来两地经理之。先母于日用出入,虽一块豆腐之细,皆令适登记,俟诸兄归时,令检阅之。
19.胡适在《先母行述》中说:“先母爱弟妹最笃,……闻俗传割股可疗病,一夜闭户焚香祷天,欲割臂肉疗弟病。……俟舅既睡,乃割左臂上肉,和药煎之。”这种愚昧,在中国民间起源甚古。最早的记载是唐朝陈藏器的《本草拾遗》,其他在《亲唐书》(卷九十五)、钱易《南部新书》、《宋史》(卷四百六十)、《元史》(卷九十八、二百)、《元典章》(三十三)、《事林广记》(壬集)何孟春《余冬序录摘抄》、《礼部志稿》、(卷二十四)、《钦定大清会典事例》(卷四百三)、无名氏《孤树哀谈》(卷二)、方苞《刘烈妇唐氏墓表》、郑醒愚《虞初续志》(卷一、二)、吴德旋《初月楼闻见记》(卷二)等等,都有这一类的记载,举不胜举。日本桑原藏对这个愚昧风俗曾有专文研究(见他的《东洋文明史论丛》页二○二一二一○;及《东洋史说苑》页三四。一三四一,在上面我所 列举的文献里面,后四书是桑原障藏没注意到的),这个问题,是中 国社会史、思想史、民俗史和医学史里头的重要项目。
20.《先母行述》有一条很动人的故事:
辛亥之役,汉口被焚,先长兄只身逃归,店业荡然。先母伤感,病乃益剧。然终不欲适辍学,故每寄书,辄言无恙。及民国元二年之间,病几不起。先母招照相者为摄一影,藏之,命家人日:“吾病若不起,慎勿告吾儿;当仍请人按月作家书,如吾在时。俟吾儿学成归国,乃以此影与之。吾儿见此影,如见我矣。”已而病渐愈,亦终不促适归国。适留美国七年,至第六年后始有书促早归耳。
21.《胡适留学日记》(商务版,即亚东版的《藏晖室札记》)卷四第二则 《母之爱》(三年三月十二日):
得家书,叙贫状,老母至以首饰抵借过年。不独此也,守焕兄家 有图书集成一部,今以家贫,愿减价咄售,至减至八十元。吾母知余欲得此书,遂借贷为儿子购之。吾母遭此窘状,犹处处为儿子设想如此。
22.我在后面的评传中,会详细说明这一点。
23.关于胡适的妈妈的主要材料,除了《先母行述》、《我的母亲的订婚》、《九年的家乡教育》等以外,可参看一九三八年十二月美国新泽西州出版的The Bulletin,published by the woman’s Club of Upper Montclair第十四卷第三号:Two Poems by Hu Shih,English verse renderings by Mabel I Ives,1,22,Subtitle:“My Mother”。
半个台湾人
(一八九一一一八九五)
一胡适也是“阿海”吗?
可怜的县太爷死后,剩下了可怜的小寡妇,和小寡妇身边的小儿子。
小儿子生在光绪十七年十一月十七日(一八九一年十二月十七日),在上海大东门外,他生的那天,郭嵩焘才死了一百五十七天,罗威尔(J.R.I~ewell)才死了一百二十七天,孙科才生了一百一十七天。这一年,光绪皇帝死了老子,李鸿章死了老婆,袁世凯死了妈妈。
这一年,俄国开始筑西伯利亚铁路,满洲皇帝开始学洋文,中国大臣开始提议制造火柴,康有为刊成了他的《新学伪经考》。
这一年,是英国“牛津运动”(The Oxford Movement)的头儿纽曼(J.H.Newman)死后第一年,是荷兰割耳朵的画家梵高(Vincent van Gogh)死后第一年,是“吾生唯知猛进兮” 的乐观诗人勃朗宁死后第二年。
这一年,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人物还在世,或才出世不久,列一个对照表看看 ,是很好玩的:
胡适生到这个世界里来以后,成了这个家族里最光彩的一员——这个家族里的人大部分都不长寿,也没大“出息”,并且还爱得怪病:有的聋哑、有的精神失常、有的四肢残废。最怪的是:胡适竞还说他的侄儿们“皆颖悟可造”。
这一家子的谱系,可以列表如下:(如附页)
从这个表里,我们可以知道,这个家族中已去世的,除了胡适以外,缺乏长寿的人。胡适大概感觉到他这个家族里缺乏长寿的人,所以他特别祝福给他的孙子胡复(仔仔)。他在给梅贻琦的祝寿论文里,特别写出:
四十八年五月十五日早晨两点半写完,今天是我的孙子仔仔的四岁生日,我把这篇论文献给清华学报,祝贺梅月涵先生七十岁生日。我盼望我的孙子也能像我的老朋友一样的长寿!·而在他自己所有的金石印章里,也有“胡适长寿”等印文。在他去世前十个月,他从台大医院被“推”了出来,就“对记者表示希望再活十年”,并认为这十年是“拣(捡)来的十年”,大概他发现他已经远远地打破了他的家族长寿纪录了!活得也差不多了!
在第一章里,我们就知道了:胡适生下来后六十四天,他的父亲就被派到台湾去。当时他父亲没带家眷,所以胡适和他母亲搬到川沙。在川沙住了一年。
到了光绪十九年(一八九三)二月二十六日(四-八),胡适 到了光绪十九年(一八九三)二月二十六日(四,八),胡适的母亲、四叔介如、二哥嗣柜、三哥嗣衽和胡适自己(还有老妈子)一同到了台南。
那时候胡适还不到一岁四个月。他先住在台南。住了九个月零十一天。住的地方是台南“道署”附近,就是现在台南市中区永福路北段永福国民学校,他当时做梦也想不到,在七百一十八个月以后,他居然“游子归来”,在面目全非的旧居旁边,做了感慨无限的凭吊!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