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日本军国主义侵华资料长编—大本营陆军部摘译].上卷.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纂.扫描版
基本描述:该书是关于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史料汇编,天津市政协编译委员会译编,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。上、中、下三卷。收录了自1871年至1945年日本侵略中国的史料。书中资料主要摘译于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辑的《大本营陆军部》中有关中国的部分和《支那事变陆军作战》等九部战史著作,全书共170多万字。所收资料大部分是当时日本官方及当权者的机密文件、内部资料。
详细描述
[日本军国主义侵华资料长编—大本营陆军部摘译].上卷.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纂
中文名: 日本军国主义侵华资料长编—《大本营陆军部》摘译
作者: 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纂译者: 天津市政协编译委员会
出版社: 四川人民出版社书号: 11118238发行时间: 1987年
地区: 大陆
语言: 简体中文
简介:
下载:日本军国主义侵华资料长编—大本营陆军部摘译].上卷.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纂
[日本军国主义侵华资料长编—大本营陆军部摘译].下卷.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纂
该书是关于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史料汇编,天津市政协编译委员会译编,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。上、中、下三卷。收录了自1871年至1945年日本侵略中国的史料。书中资料主要摘译于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辑的《大本营陆军部》中有关中国的部分和《支那事变陆军作战》等九部战史著作,全书共170多万字。所收资料大部分是当时日本官方及当权者的机密文件、内部资料。上卷收录了自明治初年的国防用兵至1941年11月偷袭珍珠港作战的构想史料。中卷选编了自1941年12月7日日军在马来半岛登陆,8日偷袭珍珠港到1943年6月7日,日军对华作战的指导等资料。下卷摘译了1943年太平洋战局紧迫到1945年战败,陆军大本营对华作战的有关资料。这些资料从政治、经济、军事各方面系统、全面地记录了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从策划到全面侵华的全过程和背景。从日方的角度记载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、新四军和国民党爱国将士英勇抗战精神和事迹。披露了日本军力破坏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“谋略”活动。该书对研究日本侵华史、中国抗日战争史有重要参考价值。
在中日世代友好的历史长河中,亚洲两个伟大民族发生敌对行为的时间不长,但避免历史悲剧重演,应是中日两国人民共同的神圣使命。抱着这一崇高目的,天津市政协编译委员会组织了日文水平较高且諳熟中日战史的21位专家,主要根据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纂的战史丛书的压卷巨著《大本营陆军部》,
全书共170余万字.分 上、中、下三卷。 《大本营陆军部》原文分10 卷,共400余万言,系统而详尽地 记毅了日本军国主义从 1871年明 治建军到1945年战败投降的兴亡 历程。书中从不同角度叙述了日 本军阀在甲午战争、日俄战争、 第一次世界大战、中日战争和太 平洋战争等侵略扩张活动中的 政治决策和军事行动.披璐了配 合军事行动所开展的外交及谋略 工作。该书征引上自明治、大正、 昭和历代天皇的主要救谕、:御前 下直 会议记录和陆海军机...
早前收藏此套书时,遍寻网络都没有找到中卷,只有上卷和下卷,今再次搜索网络找到一部由列宁工作室制作的3卷合集,也就是共享的第3个文件。对比后只比单卷文件少了封面及插图页。
单行本上卷和下卷均缺少几页,3卷合集的版本没看,不清楚有没有缺页。
目录:
日本军国主义侵华资料长编(上)
译校者前言
凡例
第一章 日 俄战争前的守势国防
一 明治初年的国防用兵
从国际形势看明治初年的国防
国军的创设
对俄守势军备
二 与清、韩的冲突
征讨台湾
江华岛事件与京城之变
日本对日清捉携的宿愿
从对俄军备转向对华军备
三 大本营的设置
陆海军备的整备
日清对立形势的判断
6月2日决定出兵朝鲜
四 日清战争中的政、战略指导
开战指导
清军的作战计划
日军的作战计划与大本营的作战指导
对列国的形势判断
大本营的政、战略指导
停战指导
对三国干涉卧薪尝胆
五 对俄国防的苦恼
开始对俄的新军备
俄国对韩国的野心
俄国向满洲、韩国扩张
北清事变与俄国占领满洲
日俄协商?还是日英同盟?
六 日俄战争的政、战略指导
以不辞一战的决心对俄交涉
对俄作战计划
决心开战及设置大本营
满洲军总司令部的编成及派遣
辽阳、沙河会战与攻占旅顺要塞
决定胜负的奉天会战
奉天会战后对政战两略的研究
6月初旬的作战方针
停战指导与日俄战争的意义
第二章 日 俄战争后的帝国国防方针
一 制定帝国国防方针和用兵纲领
从守势作战转向攻势作战
战后经营的大方针
北进继以南进的意见
二 适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国防施策
列强进入中国与辛亥革命
日本最初对辛亥革命的态度
满蒙举事与其后的对华态度
德国进入东亚与欧亚的动乱
参加欧洲大战
对华二十一条问题
第二次满蒙举事与日中军事协定
出兵西伯利亚
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防施策
出兵西伯利亚的目的及经过
尼港事件及西伯利亚撤兵
九 国公约与山东问题的解决
对俄、对华作战的设想
中国的动乱与日本对华施策
第三章 满洲事变前后的国防国策
一 对满蒙政策的展开
蒋介石开始北伐与南京、汉口事件
第一次出兵山东
东方会议与对华政策纲领
满蒙五铁路的敷设问题与蒋介石、田中首相会谈
(参考:田中、蒋介石会谈经过)
第二次山东出兵与济南事件
张作霖被炸事件
(参考:炸死张作霖)
中国收复国权与日本维护权益
(参考:张学良易帜经纬)
二 对俄、对美的国防措施
大正末期的日苏关系
昭和初期的中苏关系
日本陆军对中、俄、美的综合作战计划
三 武力解决满蒙问题
陆军内部结成横的组织与反动思潮的抬头
解决满蒙问题方案
武力解决满蒙问题时机紧迫
9月18日柳条沟事件爆发
板垣、石原两参谋武力解决满蒙问题方案
四 面对满洲事变的陆军中央部
政府及陆军中央部的不扩大方针
朝鲜军独断越境问题
恢复原状?维持现状?占领全满?
张军的反击与临时对苏作战计划大纲
行使临参委命与占领齐齐哈尔
对苏中两国作战计划大纲
由控制统帅转为积极统帅与占领锦州
策动树立独立政权与攻占哈尔滨
(参考:日军第2师团在中东铁路沿线扫荡反吉林军)
上海事变与陆军出兵问题
增派兵力以迅速解决上海事变
满洲扫荡作战与缔结《日满议定书》
征服热河与《塘沽停战协定》
(参考:《塘沽停战协定》的签订经过)
修订1933年度对苏作战计划
满洲的讨伐与对苏战备
五 满洲事变后的大陆国防
国防方针的探讨
封锁满苏边境与边境纠纷的激化
巩固后方对付苏联
(参考:《何应钦·梅津协定》)
华北工作的急遽开展
(参考一:华北自治工作的进展)
(参考二:内蒙工作的推进)
苏联巧妙的对华政、战谋略
对华作战的设想——1935、1936年度对华作战计划
六 国防国策大纲及国策基本原则
控制华北自治工作
增强中国驻屯军
石原作战课长关于国防国策的基本设想
二 ·二六事件与促进讨论国防国策大纲
参谋本部的国防国策大纲
七 大陆国防形势紧张
北海事件发生后陆海军对华用兵的设想
决定命运的绥远事件和西安事变
逐步修订华北处理纲要
第四章 中国事变的扩大及长期化
一 华北事变的爆发及不扩大方针
努力调整对华邦交
对华形势紧迫
卢沟桥事件爆发及不扩大方针
(参考:卢沟桥事件的爆发)
日本国内动员三个师团问题
断然向华北派兵
华北事变处理方针
临时航空兵团的组成派遣与中国驻屯军的作战计划
就地限期谈判与解决日华悬案问题
打击第29军的主张及准备第二次动员
石原作战部长“向山海关撤退”的主张
决定行使武力和第二次动员
第二次动员派兵及对平津戡定
对华战争判断
预料外的察哈尔作战
二 从华北事变扩大到中国事变
出兵上海的经过
上海派遣军出动与政府声明
(参考:上海作战经过)
华北方面军的编成、派遣及准备保定会战
在临时议会上发布敕语与首相施政演说
向上海逐次增兵与石原作战部长辞职
华北方面军的河北省中部作战
中国事变处理纲要
三 转向对华全面作战
10月上旬参谋本部的情况判断
主作战转向华中
统一国策的措施与设置大本营
杭州湾登陆及扫灭上海周围之敌
11月24日的大本营御前会议
攻陷首都南京
向太原作战
渡过黄河占领济南
占领青岛与陆海军的摩擦
树立华北政权
华南作战的大命及其中止
四 攻占南京后的政、战略指导
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的调停工作
陆军两派对讲和的态度
处理中国事变的根本方针
不以蒋政权为对手的声明
准备长期持久战
1938年以后的战争指导计划大纲草案
2月16日大本营御前会议决定暂不扩大战面方针
五 向攻占汉口、广州扩大
不扩大战面方针的破产
(参考:台儿庄作战)
徐州会战使敌逃脱
向攻占汉口态势转移
张鼓峰事件的爆发
局势扩大到沙草峰事件
攻占汉口
攻占广州
对华处理方略
调整日华新关系方针
(参考:汪兆铭脱出重庆)
陆军的对华作战指导
六 三国协定问题和诺门坎事件痛苦的经验
八 号作战计划
诺门坎事件的爆发和扩大
攻势受挫与今后企图
三 国协定谈判的停顿及德苏接近
签订德苏互不侵犯条约与平沼内阁倒台
苏蒙军的8月攻势及关东军的准备反击
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与指导结束诺门坎事件
七 欧洲战争爆发后的政、战略指导
设置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
以切断补给路线为目的的南宁作战
中国军冬季攻势与我军反击作战
(参考:南宁作战及中国军的反击)
消耗战的形成和对华兵力的扩大
根据国际转机处理事变
第五章 南进良机
一 为解决中国事变而努力
树立汪政权与司徒雷登工作
桐工作与停战条件
(参考:桐工作的经过概要)
再度占领宜昌与轰炸重庆
(参考:宜昌作战经过)
二 世界形势演变中的时局处理纲要
陆军南方作战的开端
近卫第二次组阁与基本国策纲要
适应世界形势演变的时局处理纲要
三 和平进驻法属印支北部受挫
向法属印支派遣西原机关
威压法属印支国境
在军事威胁下签订《西原·马尔丁协定》
印度支那派遣军的编成及因森本大队越境,协定被撕毁
进驻命令的发出及转向和平进驻
日法两军在法属印支国境的冲突
统帅混乱
第六章 停止南进
一 中国事变处理纲要
桐工作失败
(参考:对“百团大战”的作战)
日华基本条约
中国事变处理纲要
现地军对解决中国事变的意见
二 对法属印支、泰国的施策与联合军的对日战备
决定关于调停泰国、法属印支纠纷的紧急处理纲要
对法属印支的威压行动
英、荷、澳对日作战协定
美英的联合战略“ABC——1”
三 大东亚长期战争指导纲要与对华长期作战指导计划
对处理南方问题还是解决中国的事变的意见纷纭
中国派遣军的作战企图及担当对华作战的兵力
陆军部会议审议大东亚长期战争指导纲要
对华长期作战指导计划
现地军的意见及处置
四 准备南方作战及对华切断作战
南方作战资料
准备南方作战
急袭华南沿岸的切断作战
切断并确保华中、华南沿海的作战
切断补给线及确保占领作战概况
第七章 南北并进
一 国际形势恶化
中国战线呈胶着状态
美、荷、英新加坡会谈——ADB协定
二 德苏开战后的国策研究
主动捕捉良机行使武力
三 关于促进南方施策及适应形势演变的国策纲要
决定关于促进南方施策事项
适应形势演变关于帝国国策纲要的陆海军方案
四 德苏开战与准备对苏行使武力
6月18日参谋本部作战当局的设想
6月24日陆军省部事务当局的协议
关东军特别演习的基本设想
秘密准备与动员对苏行使武力
关特演的发动与海军的态度
五 陷入进驻法属印支南部危机中
进驻法属印支南部
六 放弃年内对苏行使武力的企图
放弃对苏行使武力的企图
第八章 南进先行
一 根据帝国陆军作战纲要的措施
南方作战设想的原委
8月13日前后陆军的南方作战方案
在陆海军共同研究中,海军方案的不同点
对中国作战的指导
美中军事合作
二 9月6日的帝国国策施行要领
帝国国策施行要领
三 根据帝国国策施行要领开始作战准备
9月18日发布南方作战准备命令
四 和战不决,近卫内阁垮台
意见纷纭难下战争决心
接到10月2日美方正式备忘录
陆军决定开战方针
陆海军两统帅部长会谈
陆海两相会谈
近卫、东条会谈
陆海军两统帅部长的态度
10月12日的荻洼会谈
东条陆相在阁议上的重要发言
10月16日近卫内阁辞职
第九章 断然南进
一 东条内阁登台和重审国策
东条内阁登台和“白纸还原”的谕旨
陆海军省部对重审国策的态度
重审国策要目与统帅部的态度
二 南方作战计划存在的问题
开战时间的调整
研究马来亚登陆的甲、乙方案
马来亚先遣兵团的船队护航问题
三 准备对数国综合作战的一端
配合南方作战对中国派遣军的指导
对数国综合作战的问题
历史性的联络会议与决定帝国国策施行要领的御前会议
四 发布准备攻占南方要域的命令
发布南方作战的战斗序列
有关准备攻占南方要域的命令
关于准备攻占香港的命令
给南海支队的命令
海军关于实施作战准备的命令
五 决心对美、英、荷开战
秘密下达关于发起作战的命令
开战日的决定
第十章 开战时的战略与军容
一 对美、英、荷开战的战略问题
作为世界战争一环的战略
对欧洲战局的判断
海军的防备及对外廓要地的作战
陆海军对进攻南方作战的基本战略
陆军南方作战计划存在的问题
二 决心开战后的对华政策
对开战后中国事变的展望及大本营的意图
开战后中国派遣军的基本任务
传达攻占香港的命令
传达处理敌国在华权益的命令
苏联参战时中国派遣军的作战要领
三 开战时陆军的阵容
开战时的陆军部队
四 开战时的海军阵容
开战时的海军部队
第十一章 先发制人进行奇袭的开战指导(1941年12月初至开战前夕)
一 适应紧迫形势的开战指导
先发制人进行急袭的根本方针
剑拔弩张的处境
“龙田丸”的佯装航海
二 杉坂少佐座机事件
12月1日杉坂少佐座机坠落
12月5日判明意图并未暴露
三 美英加强对日战备的我方对策
关于选定甲、乙方案的指令
向马来半岛渡洋进击
四 进驻泰国
关于进驻泰国的方针
銮坡汶总理失踪与主动进驻
五 奇袭珍珠港作战构想
山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奇袭夏威夷作战构想
军令部的反对意见
以六艘大型航空母舰参加奇袭夏威夷作战
日本军国主义侵华资料长编(中)
日本军国主义侵华资料长编(下)